纺织厂家调品种适应市场 降产能保证运转
据本网信息员反馈,面对今年低迷不改的棉纺织行情,安徽省中小型棉纺厂纷纷采取调整棉纱品种、降低生产产能等措施来适应市场,确保生存。因欧美一些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彻底控制并存在二次爆发的风险,国内纺织服装出口订单仍未好转,而国内市场内需向好,使得高支纱销售不及低支纱销售,因此安徽省境内一些棉纺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将原先生产纯棉或涤棉高支纱改为低支纱。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棉纺厂已不生产40支以上高支纱,而生产40支以下等品种的低支纱。据一家棉纺厂负责人介绍,他们厂原先生产40、60、80支涤棉纺织公司纱,但销路不好,价格上不去,生产亏本。而现在改为10、21、26支,不但销售好于以前的高支纱,有些品种还有盈利。当前中小型棉纺厂普遍存在棉纱走货缓慢,产品库存高企现象,这严重地影响企业正常周转资金,波及企业生存安全,为此,今年大多数中小型棉纺厂不得不采取限产措施来降低产能,确保企业正常运转。有的厂变三班为两班;有的厂暂停一个车间生产。
往年除春节外,其他法定假日棉纺厂几乎不放假,而今年选择法定假日放假则是大多数厂倾向的办法,目的是既能控制产能,又保证员工不流失。据了解,在“清明”、“五一”、“端午”等法定假日时,不少厂都分别放假3~7天。池州一家5万纱锭的棉纺厂在“端午”节时将“清明”、“五一”、“端午”法定假连在一起放假3天。